“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随之灭亡。
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南宋建立后,老将宗泽留守开封。他积极修筑防御工事,联络各地义军,抗金形势迅速好转。宗泽多次上书,请求高宗返回开封,收复失地,遭到拒绝。
宗泽先后上书20多次,毫无结果,忧愤成疾,离开了人世。他临终时还连声呼喊:“渡河!渡河!渡河!”宗泽死后不久,开封失守了。金军继续南下,宋高宗南逃至扬州。金军直至扬州,高宗连忙南奔。
金军尾随追击,经临安、明州直至海边。第二年,高宗乘船入海,漂泊于温州附近海面达四个月之久。
赵构连连南下逃难之时,北方人民不畏强暴,纷纷组织义军,英勇反抗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掠夺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其中最著名的一直是“八字军”。
“八字军”每个战士的脸上都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
王廖团结其他义军,在太行山上区建立起数百里的山寨,成为北方人民抗金的主要力量。北方义军的斗争,对牵制金军南下起了重要作用。南下的金军遭到南宋主战派将领的抵抗。
抗金将领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阻击战,给金军以沉重打击。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夺回了建康。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岳家军所向披靡,金军中流传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教育将士要勇敢。他主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他对士兵要求严格,又十分关心,凡有赏赐都份给士兵。
金朝派兀术为主帅,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率军在郾城大败兀术主力骑兵。兀术不敢再战,准备撤兵。宋高宗担心战争的胜利影响求和,又害怕将帅权利太大,威胁朝廷,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岳飞悲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不久,投降派秦桧等诬陷岳飞唆使部下谋反,将他杀害。
南宋与金达成协议: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三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绢。宋金南北对峙具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范文程想到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心中感慨良多。又想到了传首九边的熊廷弼,卸职归田的孙承宗,看着袁崇焕的那幅画像,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满汉之争,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但是,现在却已经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阻止大汗皇太极率领满洲八旗劲旅进逼山海关的决心。满洲和大明之间,终究还是避免不了一场征战厮杀。
范文程百感交集,轻叹一口气,现在虽然已经在多尔衮的睿王府中,只是因为两个人有着一些共同的语言,对某种事情看法有同感,但是他却并不想去成为多尔衮的智囊谋士。他虽然世居辽东,但是毕竟自己是汉人,属于大明臣民。
但是当天启皇帝朱由校只认识手中的木材,心中记挂的只有客氏夫人和宦官魏忠贤,将辽东人们疾苦忘记的时候,他的归属大明的心也已经死了。但是他却希望大明和后金国永远这样的对峙着,而没有战争征伐屠戮。
他知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明朝和后金的战争已经是无可避免,无论谁赢谁输,受苦受罪受难的都是那些无辜老百姓。他自己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只求那一天来的更晚一些。
范文程想到自己在蒙古受的屈辱,眼前仿佛已经看见了流离失所的百姓,似乎已经看见了哀鸿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世界。但是他知道,自己绝对无法去阻止这一切事情的发生,但是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胆识去减少伤亡。不管是后金的八旗子弟还是大明王朝的好儿郎,能少死伤一个人,也许就是自己积德。
多尔衮看着沙盘,就像是一只狼,虎视眈眈的瞪着大明的万里江山,那就是他们想要得到的肥肉。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满洲人已经等了四十年,也为之战斗了四十年。四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八旗子弟倒在了血泊中。但是他却知道,在他的背后,还是有千千万万的八旗子弟正在磨刀霍霍向大明。只要有这些热血的八旗子弟们,总有一天,朱家的大明江山一定就会是属于后金国爱新觉罗家。
神龙子是江湖人,对于朝堂并没有太多兴趣。江山是李家也好,是赵家也罢,和他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他只是不想看到有战争。他躲在辽东之地五年,见过了太多的征伐杀戮,尸横遍野……
但是他却无力去阻止。现在整个满洲,整个后金国都像是拉满的弓,那支箭已经不得不发。
皇太极也好,多尔衮也罢,他们现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
“噌”的一声响,一道黑影穿破房舍的门纸,不偏不倚深深的钉在沙盘上盛京的方位。
多尔衮大吃一惊,心已经提到咽喉。他仔细看去,只见一根枯草就如一柄飞刀般钉在沙盘上,枯草上还穿透着一封信签。多尔衮心内想到:“江湖之中,居然有如此厉害的人,竟能用一根枯草当成利器。若是枯草划到自己咽喉处,自己定是躲避不了的。”
他将枯草抽出,取下信签,信签上只是简单的写着几个大字“喇嘛我已带走”。
多尔衮还没有从惊愕中回神,只听得窗外一死士喊道:“什么人?”话未完,就听到一声惨呼。又听得另一死士叫道:“有刺客,保护王爷。”话也未完,只听的刀剑相击之声,又传来“啊”的几声,想必是死士敌不过刺客,反而成了刺客刀剑下的鬼。
海刀和血娘子也已经穿破门窗飞了出去。
多尔衮也跟着夺门而出,他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将癞头喇嘛带走。
他带兵出征林丹汗残部,得到了传国玉玺,但是他欲将此物收归自己囊中,以便有一天,自己登基做大汗之位。他便将此消息封锁,知道此事的都是心腹之将。当他率兵从青藏回盛京,却接到皇太极的旨意,转道去科尔沁草原接寨桑贝勒的女儿大玉儿来盛京。
为了玉玺的安全,他便故意让大部队先行回朝,只带领亲信百十人转道去科尔沁。但却未曾想到,就在那三岔口的客栈中,癞头喇嘛一行三人却早已经等在那里,开口索要的竟然就是那传国玉玺。
多尔衮小心谨慎,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人走漏了消息,以至于满朝都知道了自己取得玉玺,大汗皇太极更是率领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自己的凯旋。自己欲要私藏玉玺的计划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