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这边的具体情况,元蓁看不见,只能靠听觉来判断。
而且,她和汗青不熟,对他的性情也不了解,只听他说得可怜兮兮的,不由眉心一跳,施了个隔音的阵法捂住了通话口。
“那位汗青先生,是不是就喜欢一惊一乍的?”她低声问君缨。
“他是不是找你问我的话本了?”君缨眉毛一挑,毫无心理负担地把汗青卖了个干净,“他说的十分惨,能有一两分就不错了,你别理他就是了。”
“这样啊。”
得了君缨的准话,她心里就有底了,撤了隔音阵法笑问:“汗青先生是想找阿缨?”
那头的汗青瞬间卡壳了。
——这也太聪明了?这让我后面的戏还怎么唱?
见人家已经识穿了,汗青索性就收起了一切作态,笑道:“既然元仙子已经知道了小仙的目的,那就给个准话,到底能不能满足小仙这点心愿?”
“不能。”
汗青:“……够干脆。”
“如今的形势,想必汗青先生比我清楚。小仙并不想将诸位牵扯进来。”
话是这样说,但元蓁毕竟身在翁山内部,对海氏内部的消息,总是要比汗青这个靠渠道传播的快一些的。
因为有些事关家族颜面的事情,肯定是严防死守,不让外流的。
比如,最近几天,家主海信突然开始沉迷酒色,不但整日里和几位貌美的夫人厮混,还祸害了好些颜色出众的家臣弟子。
当然,并不是说海信从前就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然哪来的这十几房的夫人?
但以前好歹还要脸,顾忌自己在外的形象,如今却像是不管不顾,破罐子破摔了。
有在家主身边伺候的人传出消息,说是有一次家主喝醉了,曾满怀怨愤地抱怨姜氏盘剥严苛,抱怨族中长老掣肘。
这个消息,让原本有意前去劝谏的长老们却步了。
就只有海信对长老们不满吗?
孰不知,几位长老对他,也是一肚子不满呢。
从做了长老那一刻,就注定了自己这一脉的子孙后代都无缘家主之位了。
就算是为了保自家后代长久的富贵,长老们也是轻易不会和家主对着干的。
至于说家主刚刚上位,支强干弱的时期,那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留给家主的磨合适应期。
这个时候长老们霸权,家主在行事上有了任何过错,都可以推给诸位长老。
因为他还没有实权嘛,当然不是他的错了。
等家主慢慢成长起来之后,这些长老就算再不情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为了自己的一大家子,也得慢慢归权于家主了。
至于说九大长老商量好,都不归权,把家主彻底架空?
别傻了,就算长老只有两个也会有分歧,三个人就能争执不休了,更别说是九个了。
说不定你这边召集了人商议,人家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把你给卖了。
海氏的长老为什么敢一直掣肘家主?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家主太废!
姜氏的附庸只有海氏一家吗?
别的附属家族就不用给姜氏上供了吗?
开什么玩笑,上贡是每一个附属家族表明依附之心的证据。
他们给姜氏上贡,遇到被其余大家族欺辱的时候,姜氏也得出面替他们摆平。
而且,虽然他们每年都要给姜氏贡品,但这并不是单向的,姜氏那里有了什么大项目,也会让他们这些附属家族去做。
如果做得好了,当年的贡品不但能赚回来,还能有盈余。
不过,姜氏又不是专门做慈善的,这样的好事当然是有限的。好事究竟能落到谁的头上,就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取了。
他们海氏虽然也是有妖帝封邑的,但毕竟只是小家族,存活才是第一要务。
至于其他的,比如脸面,那都是个屁。
只是,大概是少年时每每被妹妹海姜压一头,好不容易把海姜踩下去,坐上了家主之位,还没来得及扬眉吐气,海信就突然发现。
——原来,做家主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骤然登位,九大长老不肯放权,只会掣肘他;一众族人都知道他的底细,不大信任他;底下的家臣倒是没说什么,看起来也挺听话,但真正让他们办事的时候,才知道他们背后各有派系。
总而言之一个字:难!
如果要换成两个字的话,那就是:憋屈!
话说,他累死累活坐上家主之位,到底是为了干什么的?
为了做个傀儡吗?
怎么父亲在位的时候,你们一个个就那么听话?
是欺负他年幼?或者是心里还念着海姜?
他为什么一定要让海姜死呢?
这就是原因。
但海姜死了之后,现状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糟糕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少主,而是家主了。
做少主的时候,他打压海姜,排除异己,那都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老爷子当初的态度的确太过暧昧。
如果不是九大长老坚持正统,家主之位哪里还有海信的事?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如今海信已经登上家主之位了。
这个时候,他就要学会施恩,学会怀柔,学会收买人心,这样他的地位才会慢慢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