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八十一章(1 / 2)

报纸甫一出现,不仅风靡洛阳,还通过朝廷下发的文书和商贾的带动传到天下十三州。

为了加强信息的流通、增进报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朝廷每旬都会在下达文书的同时向各个县发放报纸。并要求各个县指定一文职人员兼职写通讯稿,将新鲜事儿和地方大事投稿到洛阳报纸厂,力求让报纸做成“天下通”。

朝臣们大都不明白陛下对报纸的热情何处而来,但显而易见,天子对此十分重视。那些嗅觉敏锐的朝臣,为了仕途青云直上,连夜奋笔疾书,实名给报纸投稿,恨不得自己的大名天天出现在时事政治和文学天地板块,猛刷天子的一波好感度。

“切……这些人只知道讨好朕,却根本不懂报纸划存在的重要意义。”刘协像是小老头一样淡定地抄着手,对着如洗的月光寂寞如雪:受制于现在的科技水平,没法在这个时代造出电话、电视和网络,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多印刷报纸了。

报纸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启迪思想,带动社会进步。这些只是附带,身为天子,刘协的本意并不在此。

遏住媒体的咽喉是明智统治者的必选项。要一项政策广为天下知和引导社会舆论,以前都需要布衣卫去费心费力地安排说书先生、安排人混在士林里面写文章,但这些都太慢了,远不如报纸高效。作为大众媒介的报纸,若是用得好,既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攻讦对手的一柄利剑。

刘协的意思,郭嘉和荀攸倒是猜到了七七八八。

“陛下不想自己被世家豪强蒙蔽,亦不想政令被扭曲。”郭嘉喝着桂花酒对荀攸说:“我们的少年天子,还真是雄心壮志,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不仅不怕世家反噬,还一直想釜底抽薪,剥离掉世家安身立命的土地和依附于他们之上的所有读书人。

荀攸一如既往地维护刘协:“这叫披荆斩棘和一往无前的勇气,陛下的格局远高于历任天子。”

郭嘉似笑非笑:“在公达心中,对陛下的期许比高祖和光武帝还要高啊。”

荀攸摇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光武帝得天下的根基是南阳豪族和河北豪族,建朝后天子一直势弱,可没有人敢像昔日武帝一样再下《迁茂陵令》了。”

郭嘉摇了摇羽扇,眼神里隐隐有笑意:“家族的兴衰,看来公达和文若是尽数放下了。”

“倒也不必瞒你,豫州种种怕是你已经见识到了。”

两人默契地一同道:“陛下心思缜密,不允许任何世家一家独大。”

荀攸的手放在了杯盏上,敬完郭嘉后一饮而尽:“奉孝不必再试探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昔日灵帝在位,攸与叔父不过受到父亲的荫庇为一小吏,若不是陛下提拔,怕也是沦落到冯唐的境地。士为知己者死,攸和叔父愿意粉身碎骨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更何况只是区区家族势力?”

郭嘉举起酒杯:“公达之德,嘉远不及也。”

荀攸笑道:“你不是早就拒绝了家族的推荐,不然早就以孝廉之身来朝为官了。”

郭嘉玩世不恭地笑道:“公达真是高看我了,嘉不过是不想被那腐朽如枯木的郭家所连累罢了。”

荀攸对郭嘉的身世也是略知一二,知晓他最是不屑那些表面光鲜、内里藏污纳垢的世家大族,以前时常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对庸人和佞幸当道的不满,举杯道:“不提这些,来,为我们志同道合干一杯。”

连续喝完几杯,郭嘉的脸色白得跟纸一样。他混不在意,继续为荀攸倒酒。

“喝不动了,”荀攸摆摆手:“今日不光是来找你喝酒,还要传达密旨。”

郭嘉眼中波光潋滟:“哦,这位陛下又有什么新奇点子不成?”

“陛下要在洛阳门学开一门考试,专门考校吏治,让我等琢磨出题的思路。为了防止考题泄密,再过一日我们就要一起住进宫去了,在里面和几位同僚一道研究出题目,等考试结束,方能出宫。”

郭嘉挑眉:“这么大的阵仗,这么谨慎的作风,怕是考完之后陛下还会亲自参与阅卷吧。”看来天子要继续分化老臣的势力。选□□的士子,肯定是要被重用了。

“被你猜中了,陛下在重要的事身上,总是会亲力亲为。”

郭嘉懒洋洋地站起来:“所以马车已经候在门口了?”

荀攸笑道:“知道奉孝无需打点行囊,攸就没有提醒。”

郭嘉坦然说:“宫中美酒无数、美女如云,嘉有这两样就够了。”

可惜郭嘉的如意算盘打错,宫中美女如云,但没有一个是来服侍他们的。而且虽然刘协不拘束官员们下班时间饮酒作乐,但自从他踏入宫中,就自动被严禁的侍卫们给计入了上班时间。

每日在殿内商议完毕考题,晚饭时分,不管郭嘉说什么,侍卫们也坚决不肯取酒水来。

郭嘉被强迫戒酒的第三天,就已经是一条仿佛晒干的咸鱼,毫无形象地瘫倒在桌案前,连扒在殿门口看路过的美貌宫女的心情都没有了。

“奉孝,快起来吧。”荀攸劝说道:“这几天看你的做事速度,就跟喝了鹿血一样,想必咱们马上就能呈考题给陛下了。”

郭嘉怏怏不乐道:“等考完和阅卷还早呢。”至少要等阅卷完毕,天子才会放他们出去。

荀攸拿毛笔戳了戳他:“毕竟是在宫中,还是得谨言慎行。”

郭嘉眼珠子转了转,忽然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把桌子上所有文书一推,抓起毛笔奋笔疾书:“我要上表给陛下。”

一想到友人不靠谱的作风,荀攸连忙道:“天子虽然仁慈,对人才极为宽容,但你也不可乱来。”

郭嘉失笑:“公达想哪去了,我只是在写关于青州的奏章。”

荀攸方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