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郭嘉进攻青州的所有军事调度就呈在了刘协的案上。
刘协近些日子都在筹划驿站的建设,放心地将青州的军事计划交给了郭嘉。果然,凭郭嘉的本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刘协看完后,心中一动,吩咐道:“煮茶,召郭嘉来。”毕竟,已经到了他的下午茶时间了。
侍女樱桃煮的茶可不是那种加了葱姜蒜、橘皮和薄荷后气味冲天的黑暗料理。这茶是根据刘协亲绞尽脑汁回想起前世去茶园买茶时,偶尔看到的宣传页上印刷的制作方法,经过宫女们多次尝试才做出来的红茶。
先是将鲜茶叶置于通气的槽中,通以热气,让其萎蔫凋谢。再揉捻发酵茶叶,用高温烘焙烘干水分,散掉大部分的青草气味,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这样处理过后的茶叶,方才能直接用开水冲泡而不过于苦涩。
郭嘉行至未央宫殿门口,远远地就嗅到了一股香气。
茶叶用来醒神,也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郭嘉一下子就闻了出来:“茶叶的味道。”
进入殿中,郭嘉慢吞吞地行礼。
刘协连忙摆摆手:“不必多礼,爱卿坐吧。”
许褚眼尖地发现:这小子,陛下只是开口说了个“不”字,他居然就已经收礼了。心下顿时对这轻浮的举动感到十分不悦,他侧头去看天子的神情,却见陛下丝毫没有发现,还热情地让宫女呈上茶点,供郭嘉取用。
郭嘉一点都不推辞,捻了一块糕点放入口中。
刘协浅笑道:“这是用鲜肉馅儿和糯米方糕做成的点心,用来配茶刚刚好,朕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茶糕。爱卿觉得滋味如何?”
纵使郭嘉有一条挑剔的舌头,也不得不承认:“多谢陛下赏赐,这茶糕实属不可多得的美味。”
刘协看着郭嘉苍白的瓜子脸和比自己这十三岁少年还细的手腕,心中忧愁:这来之不易的超一流谋臣看上去和演义中记载的一样羸弱啊,可不能再让他走英年早逝的老路了。
郭嘉一时也没看出来天子在忧心忡忡什么,连吃了两块点心都不见天子开口,于是问道:“陛下召臣来,可是为了青州布局之事?”
刘协如梦初醒:“哦,那个倒是没事,就依照你的布置吧。”
郭嘉的手不由顿了顿,虽然早知自己会被重用,但没想到是这种程度的倚重……
“朕看你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正好布衣卫草拟了驿站建设的初步规划,便唤你过来提提意见。”刘协挥了挥手,小黄门十分有眼色地把文书拿给了郭嘉。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说吧。”刘协抿了一口茶叶道:“光吃茶糕十分油腻。”
郭嘉浅浅啜饮了一口,随即将小小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赞道:“这茶水苦涩味远少以往,茶汤清澈,臣斗胆请教陛下,这茶叶是何所出,臣也想在家中备上一些提神。”
许褚目瞪口呆:这人吃喝毫不客气也就罢了,竟然还想跟陛下讨要东西来了?
刘协一笑:“樱桃,去给郭祭酒装上一袋。”
“那臣就先谢过陛下了。”虽然这样说着,郭嘉却没有站起来行礼,片刻后又将注意力放在了文书上。
看毕,郭嘉疑惑问道:“敢问陛下何故忽然要建设驿站?”
受阻于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各地太守上书都有严重的时滞性。最近刘协的养鸽大业受阻,要用到传书的地方太多,鸽子的训练速度比不上需求的速度,鸽子远不够用了。
刘协抱着茶杯,淡淡地道:“有一地有大旱,太守发出文书后,直到半月洛阳才收到消息。你说,难道不该建设驿站吗?”
郭嘉一脸了然的神色:“我朝向来是以邮驿传递消息。中原人口稠密的地方十里一邮,南郡以南二十里置一邮,而在地广人稀的北方则是三十里一邮。一般的邮驿,往往只配备了一匹马,而且大概率是瘦马和老马。在没有邮的地方还需要亭卒步行,将文书传递给下一处,自然就慢了。”
只是若是有急迫灾情,太守完全可以派人多牵几匹马,路上轮换使用,日夜兼程送往京城。陛下说的这个理由,必定只是敷衍。
“正是如此,驿站人手不足,有的驿站就只有一个人,一匹马和一个棚子,需要用到他的时候,一定会拖后腿。”
郭嘉说:“如今天下有一千多驿站,陛下是尽数对其进行改造,工程量的确浩大。臣明白陛下多部协作的考量,只是同时让户部、兵部和布衣卫建设驿站,怕是到时反而会降低效率。”
“不必担心他们降低效率,”刘协道:“到时候分工明确,户部出钱和查账、兵部出人和管理,布衣卫要出驿站巡官,对驿站进行监督。”
郭嘉问:“臣还有一事不解,这计划书里,为何三分之二的人员补充是伤残兵和老兵?”
刘协负手而立:“他们为了保卫家国流血流汗,落得残疾,朝廷若是放任不管难免让人心寒。驿站不仅负责传递文书,平时也多为往来的官员提供餐饮和住宿。未来,还可以招待的人扩展到商队和普通的百姓。传递信息有年轻力壮的兵卒,其余的杂事可以都交给他们。”
郭嘉不再多问,将文书塞入袖中:“臣必竭力促成此事,不过……”
“不过什么?”
郭嘉叹了一口气:“臣连日伏案工作,精神不佳,唯有杜康解乏,还望陛下请保护我们的几位侍卫在入夜之后稍加放松,让嘉可以活动一下。”
刘协嘴角抽了抽:你这绝世谋臣和我这伯乐难道不应该一见如故,共同分析天下大势吗?为何话题突兀地拐到酒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周来舟山出差,舟车劳顿啊,只能隔日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