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听说梁笙要离开家属院,江(2 / 2)

每一个生产大队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让她离远一点,更没有人相信,她能改变当地水稻的产量。

直到遇到了来江南做实验的张毅丰团队,梁笙才抓住了希望。而田落霞是张毅丰的学生。

她用自己的理念说服了张毅丰,成功留在了他的团队,施展自己的报负。

而最巧的事情是,她居然在张毅丰的团队,碰到了当初从永安镇回家属院时候经过的那个村庄认识的林兆安。

田落霞收着水稻,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心里说不出的激动:“梁笙,真有你的,按你这办法,今年这水稻,亩产真能有八百斤!”

梁笙眼睛弯成了月牙状,这不算什么,还有更高产的在后头。只是她们还需要时间。

林兆安在田埂那头,朝着梁笙和田落霞招手,“梁笙,落霞,回来吃饭了!”

张毅丰见到梁笙,今天的收获他已经听学生说过了,他乐呵呵地看着她:“梁笙,我看,你在杂交水稻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比我都强。”

梁笙连忙摇头:“我只是会一点皮毛,运气好而已,还是张老师……”

“行了,你也别谦虚,你有几斤几两,我心里都清楚。”

梁笙低笑了一声,她只不过是吃了时代红利,长在了国家富足的年代,生活地要比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幸福而已。

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上来,改变一国问题,这是她莫大的幸运。

忽然,张毅丰叹了一声:“可就是,结婚结的太早。”

他有好几个学生都看上了梁笙,梁笙说自己不是单身的时候,很多人还不到黄河心不死,等着梁笙分手。

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梁笙说的不是单身,是她已经结婚了,而不是有男朋友。

每个人都好奇至极,梁笙到底嫁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娘端着饭菜上桌,正好听到了这句话,“你这老头,整天想着怎么帮你那帮学生张罗结婚的事。”

张毅用筷子另一头挠了挠头皮,就说:“我不操心谁操心?”

梁笙忽然就想到自己的导师,她考上博士还没有对象,把她导师给急得。但就是缘分不到,总是成不了。

提到结婚这事儿,梁笙想到了路林修。江南这边没有电话,这三年来,她只是用信来和路林修交流。

而最近,她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收到路林修的信件。

张毅丰一边吃着饭,一边说:“梁笙,在这之后,我去上报省厅农业局,我们下一步的动作,就是把当前研究出来的农业技术教授给全国各地的老百姓,让他们都有手艺,都能吃饱饭。”

梁笙点了点头,教授地她已经想好了,就回北边去。

吃过午饭,梁笙和田落霞等人下午照常去地里干活。

林兆安一边收着稻谷,一边问梁笙,“这次回去,还回来吗?”

梁笙有些犹豫,她想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成,能让全国老百姓不饿肚子,就是她最大的成就。

“说不定。”

林兆安不可置信地盯着梁笙:“梁笙,你要是走了,你这三年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梁笙疑惑地朝着林兆安看过去,“为什么这么说?”

“你名义上还不是张老师的学生,不能算是这个团队的人,你要走了,别人都不知道你的贡献。”

在他们最难的时候,是梁笙的到来,带来了最先进的科学理念,以及她培育好的败育型雄性野生稻的种子,让杂交水稻的培育扩大再生产。

准确来说,梁笙是关键性人物。

梁笙笑了声,“那又有什么关系?”

林兆安惊了一下,随后定定地看着梁笙,只见她畅然一笑,“共同目标而已,无所谓别人知不知道我。”

沉默良久,林兆安朝着梁笙竖起来一个大拇指,没有说话。

梁笙轻笑起来,风扬着她的发丝,她又重新弯腰干起活。

她没想到,这三年会过得这么快。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

夕阳落下,天际间有了彩色的晚霞,田落霞和梁笙赶着天黑之前回去。

梁笙和田落霞前脚刚进门,就听见师娘朝着她喊:“梁笙,今天有个男人过来找你。”

梁笙:“有个男人?”

师娘仔细想了想,“看长相,不像是附近生产队的,但我也没见过。”

梁笙轻轻皱了皱眉,“师娘,他有没有说他叫什么名字?”

师娘挠了挠后脑勺,“叫什么来着,你瞧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

田落霞碰了碰梁笙的肩膀,示意她赶紧去睡,“肯定又是附近生产队哪个看上你的男人找上门来了,行了,咱明早还得早起,回去睡吧。”

梁笙也没当回事,勾着田落霞的臂弯就朝着屋里走去,忽然,身后的师娘嘀咕了一声:“好像是姓路……”

梁笙的脚步顿时顿住,猛然回过头,盯着师娘:“师娘!你说他姓什么?”

“姓路啊。”

田落霞看着忽然顿住脚步的梁笙,“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