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见时间已经不早,夏东伟干脆拐到菜市场,把中午的菜买了。
买齐东西,三人刚走到菜市场门口,不远处就传来了一道激动的喊声。
“师父——”
夏希乐循声望去,就见一个十八、九的圆脸男青年笑得见牙不见眼,正大步朝他们这个方向奔过来,然后二话不说就熊抱住了夏东伟。
“师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跟我说?不是说好了我去接你的吗?”
师父?夏希乐疑惑,他爸爸有徒弟?他怎么不知道?而且上辈子也完全没听宁轻提起过。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转头去看宁轻,然后就发现他哥哥只是看了闵大同一眼就转头打量起了四周的环境,对突然到来的人一点兴趣都没有。
夏希乐好笑的想这态度果然很宁轻。
想来上一世,他也根本没把心思放在他爸爸的关系网上。
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冒出来,夏东伟都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好。他无奈的拍拍闵大同的后背让他松手,笑道:“昨天到的。车站离家里又不远,我打个车就回了,哪里用你去接。”
“你以前也是这么说的。”闵大同嘀咕道。
说是打车,实际上每次都是扛着一堆行李去挤公交车,不仅要遭受售票员的白眼,还挤得不行,就为了多省点钱寄回家给老婆孩子。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他骑三轮车过去接呢,只要裹好衣服,不仅不挤,还不冷。
“你还有意见了?”夏东伟耳聪目明,没漏掉那句嘀咕。
“没有没有。”闵大同立刻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力证自己没有意见。
夏东伟顿时哭笑不得。
看完两人的互动,夏希乐仰着小脑袋,笑嘻嘻的问道:“爸爸,这是谁呀?”
闵大同倏地转头看过去,就见夏东伟身后还站着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大的那个面无表情,小的那个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闵大同顿时瞪圆了眼睛,“哪来的两个小可爱?过来让哥哥抱抱。”
宁轻:“???”
夏希乐:“……”
哪来的憨憨?
夏东伟想捂脸,他这徒弟哪都好,就是少根筋。
他赶紧介绍道:“小乐、小宁,这是爸爸一个同事的孩子,叫闵大同,你们叫他大同哥就行。”说着又对闵大同道,“大同,这是我家的两个孩子,这是夏希乐,这是宁轻。”
夏希乐补充道:“大同哥叫我们小乐小宁就行。”
“哎,好。”闵大同忙不迭应下。同时忍不住在心里感慨,师父家的两个孩子长得真好看,大的英气逼人,小的软萌可爱,各有千秋。
反正就是,可爱。
想偷回家当弟弟的那种。
啊不行,他改天一定要带回去炫耀一下,让那些整天在他面前炫弟的二货们看看。
“你怎么在这?过来买菜?”夏东伟打断了闵大同的幻想。
“啊?不是。”闵大同回神,挠挠头解释,“奶奶让我来拉点煤球。”
“哎,对,师父你那要不要?我顺便给你拉过去?”
夏东伟想了下家里的煤球数量,点点头,“那你给我拉个五十块吧。”
“行。”闵大同朝他们摆摆手,“那我先走了,晚点给你送过去。”说完转身就跑了,夏东伟拉都拉不住,“钱?”
闵大同头都没回,“再说吧!”
“这臭小子。”夏东伟无奈摇摇头。算了,等下再给也一样。
回到家,夏希乐很明显的发现夏东伟和宁轻的情绪都有些不对,特别是宁轻,本来就够沉默的,今天更是绷着唇线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跟在夏东伟身边帮忙。
夏希乐背着小手,眼珠一转,问道:“爸爸,大同哥是你徒弟啊?那你教他什么?是我们夏家的武功秘籍吗?”
夏东伟切菜的手一顿,有些好笑的看了儿子一眼,道:“是啊,武功秘籍,教他怎么考上大学。”
闵大同的父亲闵非是他毕业进单位后就对他非常照顾的老师傅,三年前在出差途中车祸去世。
闵大同当时正在上高中,功课不怎么好,父亲去世后他就想辍学顶班,被他给劝了下来,后来他就一直给对方补习,去年顺利的考上了大学。
至于师父这个称呼,他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叫起来的了。
反正一个称呼而已,他倒没放心上。
听完,夏希乐‘啊’了一声,“这样啊。”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样?”夏东伟问。
“我以为我们夏家有武功秘籍啊,”夏希乐笑眯眯道,“这样你就能教哥哥了。”
“是吧,哥哥?”
宁轻:“……”能不能不要每次聊天都强行拉他进来?
夏东伟也笑道:“考上大学也是武功秘籍。不过……”他看了宁轻一眼,说:“你哥哥不需要。”
“那是。”说到这,夏希乐就忍不住嘚瑟起来,他哥上辈子可是考上国内top1大学的人。
“哥哥是学霸。”
“学霸?”夏东伟停下手里的动作思索了一下这个词,点头道,“倒是贴切。”
“怎么想到这个词的?”他问夏希乐。
宁轻也转头看了过来,他也很想知道。
夏希乐被两人看得后脊背发凉,他打了个哈哈,道:“就……学习上的霸主,简称学霸。”
“有道理。”夏东伟说。
宁轻也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
“……”
夏希乐暗暗松了口气,他忘记这个年代还没有‘学霸’这个词了。
好险!
还好忽悠过去了。
直到他们吃完午饭,楼下才传来了闵大同的憨笑声。
夏东伟赶紧起身往外走,“我去搬煤。”
宁轻和夏希乐也齐齐的起身跟上,却被夏东伟拦住,“没多少,不用你们去。”
两人只好留下。
夏东伟刚下到一楼,就听到有人问闵大同,“大同,你师父带回来的那两孩子是谁的?”
“我师父的儿子。”闵大同没什么心眼道。
“那怎么没见你师母?”那人手里还拿着锅铲,一双闪着精光的眼睛直直的盯着闵大同,“而且你师父才结婚五六年吧,但我看其中一个孩子都九岁、十岁了吧。”
“对啊,这年龄都对不上。”有人附和道。
“可别是出了什么事吧?”
“难说哦!”
“哎,大同,你赶紧跟我们说说是啥情况。”
“这……”闵大同也懵了,他也才反应过来,不仅年龄不对?而且宁轻也不姓夏。
啊不对!他师父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吗?
“那是我朋友的孩子,寄住在我这。”夏东伟随意解释了一句,然后对问话的妇人道,“李嫂子,我闻到糊味了,是不是你家锅焦了?”
李嫂子一怔,细闻之下还真是闻到了糊味,想到自己正在炒的菜,举着锅铲就往回跑,“哎呦,我的土豆!!!”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的往家里赶,不到一会,院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懊恼声。
甚至还有一声惨叫——
“我的肉啊!!”
夏东伟无奈摇摇头,赶紧招呼闵大同一起把煤球搬到楼上,等八卦的人想要再打探,哪里还有夏东伟和闵大同的身影。
而趴在走廊栏杆上,几乎听完了全程的夏希乐无声叹了口气,和这里相比,村里的八卦简直是小意思。
看来早点搬出这里是对的。
他可不想宁轻留在这里,每天听些似是而非的流言蜚语。
只是,他要怎么把邮票拿出来呢?
回到家里,闵大同一边帮忙整理一边小心翼翼的观察起夏东伟,他是少根筋,但不傻。孩子都来了,师母却没来,那其中肯定有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那他就不知道了。
思来想去,他最终选了一个他觉得万无一失的问题问了出来,“师父,您缺钱吗?”
夏东伟:“???”
夏希乐眨眨眼,‘扑哧’一下直接乐出了声,“哈哈哈……”虽然知道不应该,但他还是笑得停不下来。
他爸爸是从哪里找来的铁憨憨徒弟哦!
就连万事不关心的宁轻都转头多看了闵大同几眼。
夏东伟无奈的看了一眼乐不可支的儿子,然后和试探的闵大同解释:“不用猜了。我和你师母已经离婚,孩子以后跟着我。”
“!!!”闵大同整个人呆住,“离、离、离婚了?”
他的脸本就圆,这会瞪大眼,就显得更加圆润了,看着很有喜感。
“对。”夏东伟把煤球摆好,有些漫不经心道,“离了。”
“可、可是……”闵大同想说孩子还小,没有妈妈怎么办,但转头一看,就见夏希乐正盘腿坐在床上,笑得前仰后合,整个人开心得不行,半点没受父母离婚的影响。
闵大同面露疑惑,他不难过吗?
注意到闵大同看过来的视线,夏希乐偏头看过去,笑道:“大同哥有事?”
闵大同点点头,又摇摇头,“没事。”他总不能问你为什么不难过吧?
夏希乐就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他其实也理解闵大同的欲言又止,父母都离婚了,他怎么还跟个没事人一样。
但说实在的,他该有什么反应呢?
哭闹一场表达自己对父母分开的不舍?那要是夏东伟心一软原谅了沈琳,那他不得呕死。
重点是,他对沈琳是个什么样的人心知肚明,为这样的人难过,半点不值当。
更何况这一场离婚,他占了一半的功劳。
所以他没放鞭炮庆祝已经算是他能给出的最好的反应了。
至于难过,不可能的。
“好了,”夏东伟拍拍闵大同的肩膀,道,“你师父不缺钱。”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币塞到闵大同的手里,“煤球钱。”
闵大同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钱,立马就要还回去,“这点煤球钱不用给我。”
“拿着。”夏东伟没给他推回的机会。
“回去帮我问问你奶奶,附近有没有出租的房子,要两室的。”
“好咧!”闵大同忙不迭应下。
宁轻却不解的看向夏东伟,他还以为……他们不会再搬家。
不过没事,只要没有他,租房的钱应该不是问题。
“那我先回去了。”煤球送到,闵大同提出了告辞。“我还约了朋友打球呢。”
“行。”夏东伟拍拍他的肩膀,叮嘱道,“骑车小心点。”
“知道啦!”闵大同摆摆手就要离开,“那我先走了。”
“等等。”
夏希乐突然出声,房里三人同时转头看过来。
夏东伟问:“怎么了?”
夏希乐没回答他,而是笑眯眯的问闵大同,“大同哥,我能跟你去玩吗?”
三人俱是一愣。
闵大同不可思议的看着夏希乐,像是他说了个什么天大的事般,“你要跟我去玩?”
“对啊。”夏希乐依旧笑眯眯的,“可以吗?如果不方便的话……”
“方便!非常方便!”闵大同立刻笑了起来。
带孩子什么,他最可了。
让他那些朋友老是到他面前炫耀家里的弟弟妹妹,这回终于轮到他了。
“小宁也一起?”他目光灼灼的看向宁轻。
宁轻摇头拒绝了,“不了,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下。”
“这样啊。”闵大同有点失落。
“那哥哥好好休息。”夏希乐说。
“嗯。”
见两人达成一致,夏东伟要阻止的话也就没说出来,但他还是拉着夏希乐交代了许多的注意事项,还塞了十块的零用钱给他,让他出去要听闵大同的话。
夏希乐一一应下,“爸爸放心,我会听大同哥的话,不会哭闹的。”
“乖。”夏东伟摸摸他的脸,“去吧。”
夏希乐就和闵大同一起出了门。
他想和闵大同出去,当然不是真的为了玩,而是因为他刚刚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记得上一世在宁轻的家里,他见到过很多有关于古董收藏的杂志,其中有好几本都是九零年代就开始创刊的,所以他决定去报刊亭找找看,说不定正好找到,那到时候拿出邮票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他坐在闵大同的三轮车后走了好一会都没发现有报刊亭,也没有邮局。
夏希乐有些纳闷,九十年代不是到处都是报刊亭吗?
等红绿灯时,他的视线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和周围破旧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