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大航海,可这一次,太空的海洋里,是华国人建成了第一艘主力太空战舰。”
每当林义郎意识到自己站在地球舰队的旗舰、属于华国人制造的太空战舰上,他心里都会升起这样一股感觉。
吉林号是第一型主力战舰,在火力、速度、防御方面都很均衡,之后各国的主力舰多多少少都会参考这艘强大的战舰。
即使因为技术的飞速进步会在某些方面占一点优势,但得益于优良的工程设计和控制,吉林号的单价和工时依然是同级战舰中最低的。
不仅采购价格实惠,维护起来也不贵,简直是最适合量产的战舰。
只可惜在她设计的时候人类可没考虑到真的用这种战舰去战争,制造者的目的更多的是实验太空军战术和培养根系,一万多亿的价格也没有便宜到哪里去,造个三艘就是极限了。
在履历极为辉煌的方绪伟被调任吉林号舰长后,这艘战舰就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特殊的地位以及PDC的信任直接让这艘战舰成为了三大舰队的旗舰。
只不过,这并没有带来好运。
虽然第一分舰队战舰数量达到了最多的二十二艘,各种战舰都很完善,相对实力最强,但这似乎并没有让战斗变得轻松起来。
当方绪伟第一次组织模仿IEIS干扰的演习后,林义郎就经常看见他一个人思考,显然,演习的结果很不理想。
不过最糟糕的不是这个,其他战舰里的舰员甚至包括林义郎自己还是有着数量拥有决定性优势的看法,更何况如果IEIS开启,那就意味着叛军舰队失去一艘主力舰战力,面临第一分舰队的四艘主力舰毫无胜算可言。
一般护卫舰的电磁炮因为速度低射程并不远,一旦拉近就会遭到主力舰刺猬般的火力,这样做无异于找死。
怎么看,第一分舰队都不会有危险,而演习的不利则被当成不重要因素刻意忽略了。
很多人其实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舰队本身的精神状态已经比价危险,实在不宜打击大家的信心。
如果仅仅是在太空待个二十天,那舰员们肯定没问题,能在太空战舰上服役的人心理是绝对过关的。
可要进入战争,情况就不同了。
每时每刻精神紧绷,哪怕睡觉都得准备随时起来作战,仅仅几天就会让哪怕最坚定的战士也难免的焦虑。
更可怕的是饮食问题,别看口腹之欲说起来好像人人都能克服,但在这样的高压环境里,每一件小事都容易变成导火索。
因为要随时进入加速液,舰员不能吃常规食物,只能吃特制的可以被完全消化的“糊糊”。
设计这种“糊糊”餐的时候,地球专家可没考虑过长时间作战,想的仅仅是演练的时候食用,舰员再怎么忍个两三天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