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种应急餐的口味决不能说好,况且大部分还是战前临时赶制的,质量会不可避免的下滑。
所以当天天处于高压下的船员精神紧绷已经开始在心里有怨气的时候,又突然发现自己吃的东西竟然如此之差,感受是不可能好的。
一直到进入战斗,虽然还没有报告说出现投诉问题,但许多战舰的舰长都看不下去,偷偷放出一些储备的正常食物以及珍贵的蔬菜水果,数量不多,但也能暂时让舰员们的精神放松些,以免进入极端。
方绪伟当然知道这件事,不过也和其他的舰长一样,他选择了默认。
虽然吉林号上没有在正式供餐时出现此类行为,但私下里还是发放了不少小零食什么的,别看都是小东西,却立即让有些浮动的人心稳定了下来。
但这也就是极限了,要是这个时候让所有人知道IEIS的强大,充满悲观气氛的舰队就真的没有胜利可能了。
方绪伟在想办法,可直到战争爆发,这个问题还是没能解决。
哪怕通过改造的激光系统建立起了联系,但被屏蔽了雷达和无线电通信,在太空中和孤身一身也并无太大差别。
只要不想被全歼,战舰之间至少也得拉出十万公里以上的距离,到了这个程度,激光通信就不能在机动的战舰间保持稳定联系了。
在接战之前,吉林一直在冒着被集火的风险密集在舰队内通信,要么是让某某舰侦查,要么是换防,总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舰员始终感受到整支舰队的存在,相信就在不远处就是战友。
效果很不错,但就在“哥伦布”号在内的四艘战舰向正在转向的“查尔斯一世”发动攻击时,舰队内的通信一下子消失,每一艘战舰都立即感受到了身边突然变得一片黑暗,舰队似乎消失,只剩下自己一般。
即使能建立短暂的通讯,不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都不得不中断。
IEIS对雷达的干扰不仅仅是压制,还能伪造空域情况,比如你会突然发现雷达能使用,然后就在某个方向出现了敌军舰队。
全频段压制后电子战干扰交替出现,这是麦耶伦号为了保证在IEIS不得不因为过热低功率运行时依然保证威慑力采取的手段。
为了不暴露位置,第一分舰队的战舰不可能疯狂发送无线电信号,这只会让自己变成靶子,被集火攻击。
总之,在“查尔斯一世”陷入战斗后,吉林号能联系上的战舰除了周边的护卫舰就只剩下游走的瓦尔基里号了。
在随时可能到来的战斗面前,方绪伟也只能放弃与“查尔斯一世”的联系,开始专心防备周围,努力保全自己直到其他两支分舰队赶来。
这并不是怯战,相反,以多打少才是永远正确的战术,以个人勇武行事的指挥官一定是不合格的莽夫。
林义郎也没办法再去关注其他,只能在接入辅助作战系统后做好自己的工作,平时身边穿梭而过的一个个舰员此时都变成了无声的信息,只是冰冷的数据而已。
在彻底进入战斗状态之前,他突然想起了那艘被命令掉头继续巡航的金刚号,说起来那是霓虹的一根独苗,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它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