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辛辛苦苦用了几百年、花费无数人心血建立起来的秩序典当掉、来换取巨量的财富,然后用这笔巨款疯狂消费,自然就能进入前所未有的繁华。
只是当这比钱花完以后,人类就什么都不剩了,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就是等死,看着上演空中飞人和各种惨剧了。
在过去,危机后的各种学者都是在至少把人类社会维持到四百年后,以稳定性为前提思考战略的,而不是想办法疯狂挥霍所剩不多的家产,换来一时的辉煌。
不过罗辑现在去掉了这个最重要的前提,就算崩溃来的再快,几十年总是有的,说不定比打击来的时间还要长。
如果能在吃福利的时间里开发出星际飞船,那当然立刻逃亡,发动已经膨胀几十倍的工业造飞船,逃的远远的。
这一逃,人类现有的秩序当然就瓦解了,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避免危机,成功逃过打击。
可如果在这种已经做到极致,透支寿命换取力量的情况下都没有发展到有能力逃亡的地步,那还是认命,放弃挣扎吧。
看透了这个最简单的以未来换现在的想法,罗辑的计划就变得十分明确,两位浸淫其道一生的老人没有看完就完全理解了。
史密斯停下了翻动纸张的手,轻轻放下笔记本后仰,靠在沙发上紧皱着眉头,目光不断在罗辑身上游移。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罗辑的计划是否可行,而是罗辑的目的。
过了很久,史密斯才沉吟着开口,语气中充满不确定。
“面壁者先生,您为什么那么确定三十...也许是二十年后,人类就会灭亡?”
见罗辑露出惊异的表情,他又继续说下去,
“我相信你的每一步都是有着目的,可是除非您认为人类必将在不就后灭亡,否者这种不要命的发展是无法理解的。
你的笔记上写的很明白,我知道你想到了后果,但是却忽略了这些。”
史密斯说完,还是一副难以理解的样子,而被他问的罗辑却没有回答,而是开始挠头发。
对于史密斯近乎正确的猜测到没有让他震惊,而是人类能坚持的时间还是有些短,二三十年,似乎不太够。
这点时间就算一切顺利,能制造出发动机就了不起了,完成其他技术突破再建造星际飞船估计还是不够,怎么看都至少要五十年。
不过这也并不是在意料之外,这也是请陈伟的原因所在。
“陈教授,您也看完了,我想问如果发挥一些体质优势,能不能将崩溃的时间延后一些呢?
最好能到五十年,并且不能对发展造成太大影响。”
陈伟是资深的计划制经济学者,在这一领域有着公认的权威,他自然也明白罗辑的想法。
他斟酌了一小会,才谨慎地说道,
“罗辑,你是个社会学家,应该明白一个最起码的定理,那就是经济规律是不能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