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下来是国内军阀混战,这就更惨了,军阀们为了争地盘,有一点钱也投入到军火购买上,从国外买比自己生产要好,要便宜多了。结果泱泱中国,除了山西阎老西哪个土财主有点种田意识,基础工业发展得稍好一点,其他军阀占领的地方不但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原来从清朝承继下来的一点点薄弱的基础工业,也都全荒废了。
再接下来,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数十年来,国内不断处于兵荒马乱的局面,重工业是个什么东西没人去搞了。直到建国后,才开始正儿八经地搞起重工业来。
但要在一贫如洗的重生国家,啥都没有的情况下从头搞工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高素质工人,东北、山西还有一点点工业基础,但受战乱影响,也破败不堪。大批目不识丁的文盲,连什么是机械化大生产都不知道。仅仅是将这些基础夯实,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足足用了三十年时间,总算培养了上百万大学生、技术人员,几百万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人队伍,从苏联搬来了一套能够自我升级的关键重工业项目。这样艰难的起步,能够在某些方面追赶且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苛求更多么?
发展到现在,我国钢铁生产总量虽说已经是世界第一,供大于求,可是,在这个普通钢铁已经不能再代表国家的年代里,起关键作用的特种钢却需要大量进口,还是受制于人。
特殊钢是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所需的核心、关键材料,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特殊钢材发展不起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
其中,核心技术主要是指控制系统和软件,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目前尚且不能实现国产化。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如今,我国许多大型钢铁企业生产出来的特殊钢材,用来生产一根合格的高精度轴承都达不到要求,低水平的量变不等于就能产生质变。
仅仅从价格上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就说用于医疗行业的特殊钢材,比如说断手断脚时使用的钢板,螺钉,人家德国生产的能卖到同体积黄金的价格,你眼红吧?生产不出来还得去进口。
现在中国搞和平崛起,周边是强敌环绕,就没有一个真心实意的友好国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一切都在向钱看了,除了国防军工方面还有国家扶持,还有保留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力量,而作为社会生产力主力军的绝大多数研究单位和企业很少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他们纷纷去搞哪些来钱快的东西去了。
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实业没人去加大投资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大再生产,而是转移投资方向去投资房地产,去炒卖各种资源,去捞取暴利。据统计,我国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近四分之一,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的七成,房地产经济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把中国经济吹成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大泡沫!
杨雨轩他们得到外星技术后,优先研材料学是正确的选择,终究材料科学是最难进步的科学,在不能得到外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全靠长期持续不断的时间、资金投入,并随着总体科技水平的进步,而缓慢踯躅前行。
中国历史上用了上千年,才最终完善了青铜器的冶炼制造,又用了一千多年,铁器才得以推广。但直到清朝末期,仍只能小规模炼制少量钢材,大规模冶炼钢铁,仍然困难重重。
这是国内,国外也不见得好太多。欧洲直到十八世纪中期以前,铁的制成还非常困难,价格居高不下。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才随着煤焦化技术和鼓风技术的进步,使得铁冶炼开始迅速推广。又过了差不多100年,才因为空气吹炼法,使得铁中的杂质含量越来越少,从而制成了钢。从科学的角度上,我们能够说,单独的材料进步,那是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