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两!
太巧合了!
难道孟良平已知她在许家典当铺当刀的经历?
“大人,你需要吗?”账房问。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面前,飒的轮廓仿佛出现在李元惜的手里,不禁叫她有些激动。
“你家水监真是个怪人。”她清清嗓子,打开钱袋:“支了吧。”
回街道司的路上,她绕道万怡街,当即赎回斩马刀飒,许掌柜保养得很好,飒依旧光彩熠熠,叫她好生欢喜。
忽然闻到一股清香,抬头看,树上结了些粉嘟嘟的花骨朵儿,新抽的嫩芽已经开始散叶,原先干枯的树干,也仿佛吃了回春丹药的老人,重又焕发生机。
京城已开始有趣起来。
而银子进了街道司,举司欢庆,再者有堤岸司调度的泥灰砂石、水磨坊支出的驴骡迅速运送到位,原先搁置的修葺库房和牲口棚的计划开始动工,根据周天和所列清单,小左重新采购一批器具,赊欠粮店等商家的欠款也一并还清,还空出些银子做煤饼生意的周转。粮食等官券又为街道司兑换了大量粟米面粉,一时间,街道司竟有些“暴发”的面貌了。
不过,清明节一过,天气转热,取暖用的煤饼就得换成别的生意门道,小左时间不多,必须抓紧去填补空缺。
这些都是后话,当下最要紧的,是翌日在万怡街举行的青衫月钱结算活动,一早的,周天和就去万怡街布置,届时务必张灯结彩,舞狮放炮,不输热闹。
清明前夕,朝廷发布敕令,连放三日假,以供民众扫墓祭祖。一夜间,京城焕发新生,官衙民间人流纷涌而出,遍布京城内外各处。
暖风醉人,春日的痕迹已十分明显,草木新绿,花团绽放,名园芳圃内游人如织,树下湖边,摆开小桌,罗列杯盘,邀亲朋好友互相劝酬,或是与家人内眷共享合家欢乐。歌儿舞女,遍满园亭,笙歌燕舞,十里不绝。赶趁艺人更是三步一班,五步一家,有飞钱抛钹的,踢木撤沙的,吞刀吐火的,跃圈觔斗的,舞盘走索的,还有禽虫戏,百兽戏等,看得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京城各家户都沉浸在节日欢乐氛围中。
街道司职务特殊,按惯例,只休假一日,且假期延后。然而,平日里忙惯了的青衫们,今天却独独留出半天,不去理睬京城街道,只图自己闹腾。
雷照肩上挑着一挂鞭炮,出了街道司大门,见富柳巷没多少热闹,就拢着嘴朝院里喊“咱去街面放炮去”,在他身后舞出两只五彩狮子,腾空一跃,到他前面去开路。
之后是匹俊秀的白马,鞍鞯上不坐人,摆着一只木作的半人高的戥子,戥子压得很低,沾着纸扎的灿灿银山。
接着,又陆陆续续地赶出了几辆骡车,车上木箱里装的全是出售煤饼赚来的万家钱,小左押车,车身故意装饰地富丽堂皇,引人瞩目。
青衫们穿着浆洗干净的衣裳,胸前戴着红花,一个个春风拂面,既是害羞,又是得意,嬉笑打闹间洋溢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开心。
到了巷口,雷照爬上酒楼二楼,凭着自己高亢的嗓门朝街面喊“街道司发薪,青衫领月钱咯——”
街上本来热闹,这样长的车队出现,自然吸引人群注意,再经他这么一吆喝,大家就清楚怎么个回事。
一月前,李元惜在万怡街张口就来月钱十两银的狂妄仍没忘记,当时聪明人不敢信,只有“脑袋缺根筋”的愿意尝试,万没想到,这离谱事居然真能实现。
雷照从支开的窗户里伸出长杆去,楼下的牛春来拿着火折子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一阵喜庆的鞭炮声,鼓乐队吹起唢呐敲着罗,雷照也懒得规规矩矩走楼梯,顺着人家彩楼的木架,像猴儿似的溜了下来,赶紧回到队列前,引导着往万怡街走。
他嘴多,吆喝起来也带劲,看凑热闹的百姓闲着也是闲着,跟着他们往万怡街走,不知觉间,竟聚了大群人。
为防止堵塞道路,已有青衫在各个路口维持秩序,一路勉强无阻。
到万怡街口,又是两挂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气氛好不热闹,李元惜、周天和早在街上等待,两边一会合,好戏就登场。
先是舞狮班子献上争霸狮王的表演,后又是董安、雷照等青衫献上开封府审判侯明远的短剧,剧中雷照嬉笑怒骂,丑态百出,以至于谢幕时,百姓们都叫嚷着让雷照再演一出。
“不演了不演了,你们赶紧看完,俺们赶紧领钱。”他装作着急,忽然灵感来了,又拽着董安上了台。这剧讲的是李元惜第一次踏足街道司时,和侯明远的对手戏。
接着,师爷周天和向百姓们简单介绍了街道司这一月的行动、大火经过,他讲的,都是百姓们乐意听的新奇内幕;帐房先生小左,人气最高,讲了除去都水监下拨的正常三百两月钱,剩余的七百两又是从何处而来,鉴于街道司已着手商业,还请百姓们多加支持。她机灵古怪,本就活泼,说起话来又诙谐幽默,常把大家逗得大笑。
等气氛足够热烈,重头戏便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