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邦还在冲锋陷阵,赶紧中途下马。
黄邦衣服还没穿整齐,美人躲在被窝里不敢出来。
大将军黄晖,带领手下大将,进入王宫。
“王上,臣打搅了。”
黄晖望望床榻,再望望黄邦,继续说道:“我听说奸臣寇向阳,进谗言离间我们君臣。王上,不知此事是真还是假?”
黄晖全身充满一股暴戾之气,黄邦心中瑟瑟发抖。
死臣属不死本王,黄邦心想:寇爱卿,事急从权,今日本王不出卖你,本王就要死翘翘。宁可我负天下人,寇爱卿,别怪本王心狠。
“黄爱卿,调虎离山、明升暗降这些主意,都是寇向阳蛊惑的。本王误信谗言,让大将军受委屈了。黄爱卿想如何处理寇向阳,本王都依你。”
黄晖冷冷的看着黄邦,心想:寇向阳,你真是瞎了狗眼,黄邦这样的主子,你还给他尽忠。黄晖有些庆幸自己先下手为强,否则哪天他就跟寇向阳一样,随时会被黄邦出卖。
“那就请王上下旨,将寇向阳灭九族。”
黄邦赶紧颁发旨意,赐寇向阳自缢,寇府人员一律斩首。
大将军黄晖,让一个师尉带着黄邦的旨意,前往寇向阳府邸。
“寇大人,王上有旨,请寇大人速速进宫。”
寇府管家打开大门,如狼似虎的士卒冲进去,见人就砍。
寇向阳和夫人,闻讯起床。
黄晖的师尉,带领五位士卒进入寇向阳房间。
“寇大人,王上赐你自缢。”
这位师尉使了一个颜色,两位士卒向前,一人一刀刺死寇向阳和夫人。这位师尉有些急躁,担心寇向阳自缢会浪费时间。总之,最后都要砍下首级去王宫交差,寇向阳怎么死的无所谓。
既然已经造反,就要快刀斩乱麻。
一个时辰后,
寇向阳,及寇家府上三十多口人的首级,扔在黄邦面前。黄邦赶紧后退几步,这些血腥的画面,还是少见为妙。
“王上,寇向阳罪有应得,是不是?”
“是,是,大将军所言极是。”
“王上,你无故听信谗言,难道就不该自省吗?”
“该自省,本王明日颁发罪己诏,向百姓谢罪。”
“王上,罪己诏就免了。”
忽然,黄晖露出狰狞的面目。
“黄邦,你无德无能,不配当王。俗话说,大王轮流做,今年到我家。黄邦,你将王位禅让与我,可免你一死。否则,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日,何去何从,你可要想好了。”
黄邦此时才恍然大悟,黄晖这是要谋反啦。
“黄晖,你所谓的清君侧,都是幌子,谋反才是你的本意。”
“是又如何?”
“黄晖,你公然造反,不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吗?”
“黄邦,你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了。光羽大军侵犯东华王朝,你带领文武大臣抛弃百姓,只顾自己逃命,百姓对你恨之入骨。”
黄邦哀叹不已,昨日因今日果,该来的报应终于来了。
昨日,黄邦抛弃自己的子民,今日,自己的臣属背叛自己。
“黄晖,王位我绝不会禅让给你。你这样的人,更不配当王。”
“黄邦,那我就不客气了。”
十几位士卒向前,乱刀砍死黄邦。
黄晖命令士卒们退出寝室。
黄晖掀开被子,只见一个美人蜷缩成一团,全身颤抖。
黄晖趁着明月,骑马荡漾,寝室内一阵晃动。
………
鲁万三,说完黄晖兵变的事情,还有些怔怔出神。
“鲁前辈,事已至此,你们商家如何应对?”
“永义公,我现在心中一团乱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鲁前辈,你们先待在永义城,静待局势明朗。”
“只好如此了。”
接连五日,李道澄陪着鲁万三一行人,在永义城闲逛。
“永义城越来越繁华了,物品玲珑满目。”
“很多店铺,都是你们商家的。”
鲁万三会心一笑,永义城越繁荣,商家赚得更多。
“道澄啊,东华王朝这局棋,永义军真的不想参与?”
鲁万三,再次试探。鲁万三知道,黄邦死了,对于永义军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债主死了,无债一身轻。
既然不用还债,就可以卸下包袱,不妨先在东华王朝上争霸。有了东华王朝作为根据地,永义军以后争霸逍遥大洲就更有底气。
“鲁前辈,永义军的地盘,都是暂借人家的,哪有资格下棋?”
李道澄不接鲁万三的话茬。李道澄清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黄邦虽然死了,但是永义军所暂借的地盘,还是东华王朝的。只要东华王朝还存在,永义军就不能赖账。
“永义军的地盘,是黄邦借给你们的。黄邦如今惨死,这地盘就是永义军自己的了。为黄邦报仇雪恨,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吗?”
既然李道澄不接自己的话茬,鲁万三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鲁前辈。理是这么一个理,可是,如果我们永义军出征平叛,不知道东华王朝的文武大臣,还有东华王朝的百姓,会如何看待我们?”
李道澄见鲁万三不再藏掖,也实言相告。
人言可畏,永义军不得不小心从事。永义军既然打出天下公义的旗号,就要处处维护自身的形象,不能利令智昏。东华王朝只是一个小馒头,逍遥大洲才是一个大馒头,不能因为见到小馒头好吃,就不顾道义胡吃海塞,这样的吃相实在难看,会让天下人寒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黄邦都死了,哪来的文武大臣?至于百姓,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拥护谁?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可用啊!”
鲁万三知晓李道澄的难处,永义军不是土匪,永义军需要师出有名,而且还能得到多数百姓的拥护。师出有名,其实是一种行事的原则,鲁万三愿意跟永义军合作,就是看重永义军做事有底线有原则。
“鲁前辈,如果永义军出征,需要得到商家的鼎力支持,比如民心向背,商家在东华王朝长期经营,你们出面呼吁,更有份量。”
李道澄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建议。永义军不管怎么样,都是东华王朝的客人,只有主人邀请客人参与平叛,客人才能师出有名。商家在东华王朝长期经营,肯定有不少的人脉,如何造势,如何引导舆论,商家出面,都是合情合理,谁也挑不出毛病。
“永义公,你的意思我懂了,一个月后,咱们再来谈论此事。”
永义客栈,鲁万三、鲁能、章财、钱生和陆谦,正在商议大事。
“永义公的心思,我已经探明。你们四个说说,如果我们商家扶持永义军在东华王朝称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章财应答道:“如果永义军在东华王朝称王,如果从赚钱方面来考虑,肯定是利大于弊,如果从控制力方面来说,就是弊大于利。”
章财的意思简单明了。跟永义军合作,赚钱可以。如果商家借着合作的名义,想控制永义军,那是与虎谋皮,迟早要玩完。
鲁万三点点头,永义军具有王霸之气,不会让商家染指朝政。
“永义军不是池中之物,迟早会称霸逍遥大洲,这不是我们商家所能改变的。如果我们现在顺势推永义军一把,以后回报更大。”
钱生,立足逍遥大洲,而不是东华王朝一隅之地,站得高看得远。钱生有种预感,不远的将来,也许十年,也许二三十年,永义军肯定会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朝,而且是数一数二的大王朝。
“钱生考虑长远,不在一城一地上计较,而是着眼整个逍遥大洲,这种登高望远的前瞻性,是我们商家得以长期生存的法宝。”
鲁万三颇为欣慰,商家也是人才济济。
章财善于算账,这些账,多是明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
钱生,窥一斑而见全身,能够遇见未来。没有眼前的账,就会饿死。没有长远的眼光,未来就会被淘汰。
“永义公为人看似单纯,实则城府极深,我们商家跟他打交道,不能耍小聪明,如果要帮永义军,就要竭尽全力,不能待价而沽。”
陆谦善于揣摩人心,知道伴君如伴虎,真诚和忠诚,最为可贵。历史上,多少聪明人就是败在不忠诚上。你有能力,如果能够为我所用,当然是好事,如果不能为我所用,就是与我无益,如果你被我的对手所用,你的能力越大,对我伤害越大。
鲁万三抚须而笑,陆谦说到关键点上了。
商家有两本账,一本是财富,另一本是人心。财富是死的,人心是活的,财富失去了可以重新获得,人心失去了,就会万劫不复。
“陆谦所说,极为重要。如果我们下定决心,就要全力以赴,不能脚踏两只船。如果我们扶持永义军,就不要再去扶持其他势力,否则两边不讨好,最后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下面,我们举手表决,同意扶持永义军的,请举手。”
鲁能、章财、钱生和陆谦,先后举手,鲁万三最后举手。
“既然大家都决定好了,那么我们就发动所有力量,在东华王朝各地制造舆论,请求永义军出征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