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霸天率领第一军团,从中都城来到南华城。
休整三日后。
永义军第一军团和第六军团,从南华城出发,开赴东华城。
李道澄和郑霸天率领的百万大军,浩浩荡荡。
所到之处,百姓们载歌载舞,送上美食佳肴,还有少女的爱慕。
“永义军将士,老婆饼,免费品尝。”
老婆饼是东华王朝久负盛名的小吃。
老婆饼中间是空心的,里面有蜂蜜,咬上一口,满嘴甜蜜。
“吃了老婆饼,媳妇不愁找。”
店伙计将老婆饼送至一位士卒的手中,该士卒赶紧摆手。
“我们有纪律,百姓的东西不能白拿。”
永义军路过一件酒肆,店老板赶紧吆喝起来。
“永义军辛苦了,华台酒,尽管喝。”
华台酒是东华王朝的国酒,是用东江水酿造而成。
黄邦在位的时候,国宴上就经常摆放有华台酒。
郑霸天酒瘾大,闻到华台酒的香味,就下马准备买下几坛。店老板看见郑霸天身穿金黄色元帅服,知道这位是永义军里的大官。
“老总,这华台酒,你尽管喝,不要钱。”
“老板,我们永义军有纪律,你要是不收钱,我就不喝了。”
“老总,永义军出征平叛,我们店家高兴,送上几坛酒不碍事。”
酒坛上标有价格,一坛十两银子。
郑霸天掏出十两金子丢给店老板,然后吩咐士卒搬走十坛酒。
店老板望着郑霸天远去的身影,啧啧道:“永义军军纪严明,名不虚传。这样的军队,百姓爱戴,定能无往不胜。”
这位店老板见识过很多东华王朝的将士,他们路过华台酒的店铺,总要顺走几坛酒,说得冠冕堂皇:“老板,酒钱先欠着,下次一起给。”可是,这些将士从来没有给过酒钱。店老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破财消灾,不能跟这些兵痞计较,万一把他们惹急了,轻则将店铺砸得稀巴烂,重则对店伙计拳打脚踢。
“那个将尉,好帅气,我喜欢。”
一位少女看见云雷骑着高头大马,玉树临风,春心萌动。这位少女的闺蜜,看见云雷身穿金黄色官服,知道这位是一位大将军。
“艳艳,你的眼光不错,这可是一位大将军。”
这位艳艳姑娘有些叹息,看来只能一饱眼福,大将军高攀不起。
从南华城出发,十日后。
永义军一百万大军,来到东华城下。
距离东华城城池五里外,永义军安营扎寨。
东华城内,有七十万守军。
二十万,黄晖的嫡系,从华中城来到京城参与叛乱。
有十万京畿守备军,黄晖政变成功后,投诚黄晖。
二十万,是黄晖从各地调派进京。
另外二十万,是黄晖临时强迫东华城的青壮年参军入伍。
东华城四周都是平地,无险可守。
不过,东华城的护城河又宽又深,城墙也坚固。
东华城王宫内,朝堂上。
黄晖扫视大殿上的文武群臣,有些惆怅。
“诸位爱卿,永义军已经兵临城下,如何破解?”
文武大臣,眼观鼻,鼻观心,全都闭口不言。
黄晖知道大臣们的心思,他们巴不得自己早日垮台。黄晖抓了文武大臣的家人作为人质,君臣之间已经撕破脸,没有什么情谊可讲了。
黄晖见此,觉得朝会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诸位爱卿,今天的朝会到此,大家都散了吧。”
文武大臣,鱼贯而出。
出了王宫,文武大臣开始交头接耳。
“丁大人,这东华城守得住吗?”
大学士孙千秋,心中发慌,一百万的永义军,都是虎狼之师。
“孙大人,东华城守不守得住,还用问吗?”
丁无畏看见儒生就烦躁,百无一用是书生,圣人之言,诚不欺我也。这个孙千秋,圣贤书读了几箩筐,除了溜须拍马,什么本事也没有。
“丁大人,你有何打算?”
孙千秋死缠烂打,希望丁无畏能找到一条出路,他好跟随。
“还能怎么办?等着呗。”
丁无畏心说:孙千秋,你是不是一个傻子。黄晖把我们的家人都扣在王宫当人质,还有什么法子。你敢投诚,黄晖就敢大开杀戒。
文武大臣都走后,黄晖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筹划退路。
黄晖在心里琢磨,如何应对才有一线生机。
第一条路,和永义军硬碰硬,这是死路一条。
永义军有一百万,人数比自己多,而且永义军的第一军团和第六军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自己临时拼凑的七十万大军,有二十万都是百姓兵,还没有军训过。
十万京畿守备军,战斗力可以,但是跟自己有些貌合神离。
从外地调派的二十万军队,见到光羽大军就发怵,见到永义军更是如同老鼠见了猫,如果在野外作战,保证跑得比兔子还快。
还有二十万,是自己从华中城带过来的嫡系,还是有些战斗力,对自己也是相当忠诚。
第二条路,向永义军投诚,这也是死路一条。
黄晖知道,自己弑君称王,永义军肯定要杀他平息民愤。
永义军可以赦免文武大臣,可以赦免军中的将士,但是,永义军绝不会赦免黄晖。自古称王称霸的人,只要兵败,就是死路一条,何况黄晖还犯有弑君的大罪,是要灭九族的。永义军如果能够饶恕黄晖的族人,就已经是法外开恩。
第三条路,向光羽投诚,让光羽大军来牵制永义军。
这条路,理论上可行,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东华王朝的南部和西部,与光武王朝接壤。
东华城位于东华王朝的东部,光羽大军要想到达东华城,必须经过东华王朝的西部边关或南部边关。
如今,有两百万永义军驻守在东华王朝的西部和南部边关。
光羽大军要想战胜永义军的边关军队,需要投入三百万以上的军队。目前,光羽大军的主力正在跟天启王朝死磕,不可能分兵来东华王朝。刁有为就是等不到光羽的援军,才自刎的。
第四条路,三十六计走为上。
永义军虽然已经围城,只要命令七十万守军四面突围,自己乔装打扮,
带着少数心腹,趁乱逃出东华城,然后再辗转逃往光武王朝。
黄邦思来想去,最终觉得偷摸逃跑方为上策。
永义军议事营帐内。
李道澄、张梁、郑霸天和幽冥,也在揣摩敌我态势。
“根据斥候探听到的消息,黄晖抓了文武大臣的家人作为人质,这必然会导致君臣离心离德,咱们可以使用离间计。”
张梁主管军情谍报,熟悉东华城的情况。
“公孙武守南门,我们可以做点文章,让黄晖怀疑公孙武有异心。”
张梁说出自己的离间计划,众人都是拍手叫绝。
永义军从南门撤走围城的军队。
东华城内,张梁派出的斥候,四处散布流言蜚语。
“公孙武将军,准备打开南门投诚永义军。”
“永义军围住北门、西门和东门,为何空出南门?”
“王上将公孙将军的家人扣为人质,公孙将军心有不满。”
关于公孙武和永义军勾结的风闻,传入黄晖耳中。
起初,黄晖不信,公孙武是自己的心腹,对自己忠心不二。
可是,众口铄金,关于公孙武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
黄晖逐渐怀疑自己的判断,黄晖想到自己都有逃跑的计划,公孙武说不定就有投诚的心思。
宁可错杀一万,不能放过一个怀疑对象。
黄晖召见自己的心腹皮刚。
“皮师尉,你带人将公孙武捉拿,如遇反抗,当场诛杀。”
“王上,公孙武向来忠心,不会私通永义军。”
皮刚曾是公孙衍的手下,公孙衍是公孙武的胞兄。
“皮师尉,人心隔肚皮,公孙武以前对我忠心耿耿,那是没错。只是现在形势危急,公孙武生出反叛之心,也是理所当然。”
皮刚不好再说什么,领命而去。
回到军营,皮刚挑选了十几位心腹,将黄晖捉拿公孙武的命令告知大家,众人听后,都是义愤填膺,为公孙家鸣不平。
“公孙家对王上忠心不二,公孙衍宁愿惨死,也不愿投诚永义军。”
“王上这样做,真是让人寒心。”
“将军,今日公孙武的下场,会不会也是咱们明日的下场?”
“将军,咱们也要早做打算。”
大家七嘴八舌,皮刚也犹豫不决。
忽然,有一位斥候进来,跟皮刚耳语了几句。
“师尉,王上正在收拾东西,有逃跑的迹象。”
皮刚顿时有了主意,黄晖不仁,休怪自己无义。
皮刚带领十几位心腹,前往公孙武营中。
“军尉,王上听信风言风语,要我捉拿你。”
“什么风言风语?”
“说军尉私通永义军,准备献出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