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略顿了顿,方才接着说道,“老身却不会吞吞吐吐。这第三种人嘛,其实很少,老身正经也没遇到过几个。”
听得婆婆此言,天峕轻轻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多话。
“他们也喜欢和老身说话,当然也是问得多,答得少。就是答,也是只言片语搪塞过去。但在老身看来,这第三种人,虽然不动身色,不露行藏,却是志存高远,心于天齐。虽欲盗土却非止为盗也,身入道门亦非止入道也。”
婆婆此话,多少有些反讥之意,但天峕听了,却连连点头。因道门中还有另一绝密之传。
天降天石,再盗得后土,伯天石和后土合炼成丹。服下此丹的人,入仙典获仙籍自不在话下。
他在上界的仙身,点卯星位,与天地共存,并日月同辉。
下界是天子,百世之尊,创千秋帝业,统万载江山。
婆婆最后两句话,正是暗示了这个意思。
天峕很久没有说话,婆婆只得自己接上自己的话:
“不过嘛,这上莲花峰的人,这第三种人最少,老身也沒遇到几个。”
婆婆说到这里,冷眼看了看天峕。
“还请婆婆指教,”天峕对婆婆拱了拱手,“婆婆居住在此山几十年了,难道就没有……”
“老身刚才说的是,老身活了不知是几十年,还是几百年了。小哥前来盗土,难道不曾听说,当年周天子赠地,王母娘娘感念之余,遂将居于本地土民,统统封为仙民了。”
“嘿嘿,”婆婆笑过一声,接着说道,“虽然不是直接封的神仙,但仙民仙民,总是占了一个仙字。活个几百上千年,算个什么。”
说到这里,婆婆睥睨了天峕一眼。自觉一半仙身,足以悲悯天下蝼蚁。
天峕却偷着乐了。婆婆难得糊涂,却是将“先民”二字解为“仙民”了。
遇到婆婆以来,没少被婆婆打脸。虽然他倒也没想过要打将回去。但有个机会得以腹诽一番,自然也还是不会放过的。
相传周天子当年令周令书写赠地文书,同时以指蘸酿,在案几上划地赠与圣后王母之后。王母大喜之余,果然言及禁地一带先民,并不驱离此地,就随他们自生自灭。又因为周天子画圈圈没有画得圆满,这禁地内外就有些模糊。
这一节,天峕的二师兄天启有过祥考。
当年,王母娘娘提出以天之一穹换地之一角,当然不是王母娘娘信口开河,而是行前就与玉帝相商好了的。但所商定作为交换的天之一穹,并非昆仑上方,而正是对应了葵山方圆数百里之地。
王母诚不欺天子,不仅为周天子预设了天梯,还准备在天界新开两道内天门。且这两道天门正好借用矶讫二峰。
王母所以选择于葵山上天新开天门,一是就矶讫双锋终年云雾缭绕,现成的云筑天梯,不干天象。二是王母圣化之地在西北,周天子所得天之一穹在西南,圣后与周天子省土巡天,各行其便,不预天地纲常。
虽然葵山距王都较远,但周天子飞龙八骏日行七千里,从王都到葵山,不过一日的行程。
选择葵山还有一个原因是,葵山地处西南,虽然归化大周,但西南蛮夷常常分化,今日合,明日分。要是天梯设在西南,大周必将稳固西南属地。
这样一来,也有助于天庭新近扩展的西南领域诸地方神族仙支归化,从而一心一意拱奉天庭。
这于天界,于大周天下,都是百利而无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