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讫止道长,贫道七天前所言之事,不知讫止道长想得如何了呀。”简单礼毕,这天来道人倒也不哆嗦,开门见山,真接破题。
天来道人果然非等闲之辈,说话之时,并不曾运功。而是和颜悦色,仿若平常人与人说话。他的声音也并不洪亮,听上去倒有三分沙哑。这样的声音在一片嘈杂之声很容易被淹没。
但场院上的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听到他的问话。就好像他在你耳边说话,你甚至能感觉到他的鼻息。
场院上人左右看了一眼,一下子安静下来。若以心法传音,以一传一,做到这一点不难。但同时传与场上众人,这就很不一般了。虽然脸带讶异,但一时也顾不得去揣摸天来道人的来历。好戏就要开场了,不知那小小的无来观又将怎么应对。
“敢问这位道长,七天前所言所事?”讫止道长听到天来道人问话,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天来道人一句。
无来观讫止道长说话同样的平和,和寻常人说话一般无二。好在此时场院上鸦雀无声,讫止道长的话音虽然不大,但众人也还是都听到了。
场上众人,又一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七天前,天来道长放出的话是:他要无来观要么改回观名,要么出道还俗。无来观讫止道长答应,七天后给出答案。天来道人这样说,言语上做了个小小的改动,意在挑起道门中人的兴致。
而此时,讫止道长言下之意,仿佛全然不知道七天前天来道人所说的事。
“嘿嘿……”不想,那天来道人听了讫止道长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似乎知道讫止道长会这样问他。
反而是无来观的弟子天旹,听了师父的话,多少有些意外。观门前事态动静太大了,观内弟子随师父倾巢而出,此时并排站在师父一侧,心中有些纳闷,天来道人七天前是来过的呀。师父这是装糊涂呢还是真的被气得糊涂了。
小小的无来观,门庭一向冷清。所谓倾巢而出,也不过一个师父,三个弟子。天元,天启,天峕。
说是三个弟子,老实说也还得打个折扣。那最小的弟子,其时不过十岁,还是一个娃娃模样。他与师兄并列,像是添了一节小尾巴。
这节尾巴,讫止道长已经对弟子们明言,是无来观的关门弟子。
无来观门庭历来冷清,还有一个原因。
从矹元祖师开观,就规定下来,每代弟子不过五人。且除了掌门一人之外,其余师兄弟一概不得收徒。而其掌门传位,也只能从下一代弟子中挑选继任者。任何时候,掌门的同辈师兄弟都不得接任掌门之位。
不仅如此,更为严苛的是,为保证掌门之位不在此规定内旁落,在新任掌门接位之后,新掌门的师兄弟们一个也不得留在观内,统统扫地出门。
且这些师兄弟们离观之后不得另立门户,否则被视为欺师灭祖。虽然也可以收徒,但不能认宗。也既所收弟子并不被认作是无来观弟子或传人。
无论这一条观规本身,还是对于而这一条观规的执行,都大大严于皇帝传位。
不过与传皇位有一点不同的是,无来观在下一代弟子中挑选下一任掌门,不限长次。
实际上,无来观自矹元祖师开山立派,传位至讫止道长,一共传了六代。七位掌门中,倒有三代为关门弟子接任掌门之位。现任掌门讫止道长,也是上任掌门凤翥道长的关门弟子。
“讫”字辈有四位师兄弟,讫止道长接任掌门之后,其三位师兄,都遵循观内规矩,早已不在观内。而这三位师兄的去向,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无来观也从不曾过问他们的下落。
因此,天旹和两位师兄,虽然知道还有三位师伯,但师父从不提及,也就不问。
无来观循这样的规矩,虽然清清冷冷,也平平安安传至第七代下来,不曾有过任何风波。反过来想,或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条观规,因此才得以平稳传承。
如没有天来道人上门挑事,无来观或许还将一如既往的清清冷冷,重复着过去。